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6百科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日本劳动力短缺比疫情前更严重,哪些行业最缺人 第500张地图发布 他们将重庆人的生活融入地图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日本劳动力短缺比疫情前更严重,哪些行业最缺人 第500张地图发布 他们将重庆人的生活融入地图

发布时间:2024-09-18 11:55:18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日本劳动力短缺比疫情前更严重,哪些行业最缺人 第500张地图发布 他们将重庆人的生活融入地图 

日本劳动力短缺比疫情前更严重,哪些行业最缺人

2024.09.10

本文字数:2134,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潘寅茹

劳动力短缺,已成为高龄少子化背景下日本社会最严峻的挑战。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公布的2024年版《劳动经济白皮书》显示,在日本企业看来,人手短缺的情况“比新冠疫情前严重”。白皮书称,未来,持续的老龄化和人口减少可能导致这一情况更为严峻。

日本总务省7月底公布的最新日本人口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1月1日,不包含在日外国人的日本人口总数约为1.2156亿,较去年同期减少86万,跌幅约为0.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社会劳动力短缺是因为之前的“安倍经济学”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女性劳动力有没有充分释放?老年人的活力有没有进一步发挥?婴幼儿的出生率有没有提高?‘安倍经济学’在这三方面的鼓励都没有体现。”陈子雷告诉记者,“而未来不涉及上述三方面的改革,都只是改善日本劳动力结构的短期行为。”

“卖方市场”趋势更鲜明

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春季毕业的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在4月1日达到98.1%,同比增长了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些还没毕业的2025届毕业生也有不少已被“预定”出去了。截至5月1日,日本2025年大学毕业生内定率达到72.4%,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

在企业积极“抢人”的背后则是日本社会当前越来越显著的劳动力短缺现状。白皮书就目前的就业形势称:“当前日本社会招工维持坚挺,正式雇佣连续9年增加,但另一方面,住宿和餐饮服务等行业感到人手短缺的企业在增加。”

民间研究机构Recruit Works研究所使用的“求人倍率”这一统计指标则直观地反映了日本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所谓“求人倍率”,即市场上职位数量和求职者人数的比率。若“求人倍率”大于1,则说明市场上的职位比求职者多;小于1,则说明该岗位竞争者超过1人。

该研究的统计显示,从2004年4月到2024年4月,日本应届生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从来没有小于过1。其中,2004年为1.35,2018年达到了1.6,为近些年来的最高点。2023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平均有效求人倍率数为1.31,较上年上升0.03点。

白皮书称,劳动力短缺并不是日本社会当前特有的现象。白皮书举例称,20世纪70年代前后恰逢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之际,因此当时的高需求导致劳动力供给难以跟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经济结构向服务业转型,对劳动力供给有所影响,但其间以女性为主的兼职就业群体增势显著;而自2010年以来,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增加,但当前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较此前尤为突出。

日本总务省此前公布的最新日本人口动态调查中细分数据显示,按年龄段划分,15岁至64岁的日本劳动年龄人口约为7174万人,同比减少约52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约59%,呈持续减少趋势。

哪些行业缺口严重

当然,在日本劳动力缺口显著的当前,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状况与前景也存在“温差”。白皮书表示,从各行业和职业的劳动力短缺程度来看,自2017年以来,劳动力供给普遍低于劳动力需求。到2023年,许多行业和职业都出现了劳动力短缺,诸如护理、零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Recruit Works研究所数据显示,建筑业和物流业在2023年的有效求人倍率甚至高达7.7,金融业则为0.22。

其中,白皮书认为,在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护理行业的缺口亟待引起关注。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随着“团块世代”(1947年至1949年出生者)逐步迈入超老龄阶段,2025财年,日本护理行业的缺口将达到32万左右,到2040财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攀升至69万人。

厚生劳动省数据还显示,2022财年,日本“访问介护员”(前往老人家里进行照护)岗位的有效求人倍率高达15.53,意味着1名访问介护员平均对应15.53家机构的招聘需求。然而,由于这一岗位的前景不如在养老院稳定,因此很难吸引到年轻人。如今,日本的访问介护队伍正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难题,80多岁的“高龄访问介护员”也不罕见。

此外,近年来随着全球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关注,日本半导体人才的紧缺也越发显著。由于此前日本从包括逻辑半导体在内的集成电路制造业退出,半导体人才在最近20年减少了近40%。据日本人力资源服务巨头瑞可利的统计,2021年日本的半导体工程师招聘人数是2013年的7.4倍,2022年急速扩大至13.1倍。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预计,在今后的10年里,日本国内仅8家主要半导体企业就将面临4万人的人才缺口。

白皮书还表示,当前从中小企业到大公司,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正在增加,由此导致就业岗位对薪资更为敏感,“劳动力短缺可能会导致企业加速提高薪资”。

就在今年,日本最大工会劳动组合总联合会7月公布的2024年日本春季劳资谈判的最终统计结果显示,以日元计算,日本正式员工月薪平均增长5.1%,创下33年来的最高纪录。其中,员工人数少于300人的中小型企业平均加薪4.45%,员工超过300人的企业平均加薪5.19%,包括兼职工和合同工在内的非正式员工平均时薪增加5.74%。

除了薪资,白皮书还强调了努力提升生产效率、创造能让女性及老年人等多样人才活跃的职场的重要性。

发布于:上海


第500张地图发布 他们将重庆人的生活融入地图

中国网重庆8月29日讯(记者杨佳)十一年前的今天,2013年8月29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活动当天,重庆市规划局(现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现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发布一张《重庆主城赶场地图》,这便是中国地图领域著名的“每周一图”故事的起点。

吴迪是“每周一图”制作团队的一员,她告诉中国网记者,“赶场”就是赶集的意思。

“大家都以为在(重庆)中心城区已经没有可以赶场的地方了,但是我们做出来在地图上有120多个赶场点,”吴迪向记者描述了她眼里“每周一图”的开篇之作。

去年,为纪念“每周一图”十周年,他们又发了一张《重庆赶场地图》。

这张新的《重庆赶场地图》覆盖重庆全市38个区县,赶场点的数量达到了1300多个。很多行政单位都不掌握这些数据,“每周一图”团队就一个县一个乡一个镇的打电话核实……

每一张地图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大众所知的工作。

“我们是一个多元化的团队,有人文历史、美术设计、地理信息、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地理信息等专业的同事,还有导演专业的,”“每周一图”团队成员王馨怡向记者介绍了整个团队。

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现有11名成员,有不少“90后”,平均年龄约33岁。

每周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确定选题。压力就给到了创作团队?

选题还难不住这群年轻人。时令节气、重大事件、时事热点,包括地理爱好者和粉丝的反馈都能成为他们的选题。

经过团队头脑风暴确定选题后,就要开始找数据。

这些年,中心汇聚的海量地理信息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官方权威发布数据、团队实地调查收集的数据、读者反馈的信息,共同构成了“每周一图”的数据来源。

归拢好数据,接下来进行制图表达,经过审核后就会发布,这些工作都要在一周之内完成。

电影打卡地、星空拍摄露营地……“只要了解到,我们就会记录下来。”王馨怡告诉中国网记者。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宣教中心主任张喻更喜欢用”热爱这个城市“来介绍这群年轻人。

因为热爱,即便是周末,他们会自发地去探索重庆,不断地发掘重庆的地理文化。

“每周一图”团队没有停歇过,每周一期,坚持了十一年。这是一个接地气的团队。他们让一张地图包含了重庆的方方面面。这张地图的内容既要新鲜,又要老百姓能够接受。

今天,2024年8月29日,在第21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每周一图”第500期——《世界的重庆》发布。地图对重庆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知名度和特色的资源、元素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呈现,在宣传重庆独特文旅资源的同时,也在增强重庆人的文化自信。

实际上,“每周一图”全球视野的对外传播探索早已开始。2015年,他们就与一家外宣刊物合作,推出了《100张重庆地图与100种重庆生活》的专刊,介绍重庆文化和城市生活。2017年,他们又与外经贸部门相关机构合作编制了英文版的《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将重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全世界。

据王馨怡介绍,目前团队正在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合作,将”每周一图“多语化。他们希望让更多的受众了解重庆,特别是“144小时过境免签”的外国友人。

很多了解“每周一图”团队的人,介绍他们时都不约而同地说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或许是为了说明这个团队的活力,这种活力表现在他们多元化的选题和产品。

他们还在运营”八二四研究所“的公众号和视频号。一张图承载不了的内容,他们会转化成更深度的文章,又或是生动的影音内容,用不同的形式呈现给不同需求的读者。此外,他们还在尝试制作新媒体产品,将地图产品数字化,增加更多的互动内容。

地图作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产出的重要文化产品,既是各种地理信息的载体,也是知识和文化传播的平台。“每周一图”以丰富多样的地图文化产品服务国内外受众,不仅受到读者的关注,也引发媒体争相报道,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每周一图”通过地理信息为文化传播赋能,以重庆语境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地图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创新实践的成功样本。

在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的墙面上挂满了“每周一图”。主题有重庆的地名、土特产、民俗、民族、河流、湖泊、老字号等。

“每周一图”这个团队隶属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每周一图”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部分,他们还在从事一些规划的策划和研究工作。他们曾获得第二届全国“感动测绘”人物(团队)奖,主职还是支撑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每周一图”成为大众了解重庆、了解他们工作的起点。

【责任编辑:赵娜】[db:内容]?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6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