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数字艺术品是又一种“比特币”? 数字链游“AB面”:“投资风口”还是“庞氏骗局”?
NFT数字艺术品是又一种“比特币”? 数字链游“AB面”:“投资风口”还是“庞氏骗局”?,
NFT数字艺术品是又一种“比特币”?
上观新闻
随着NFT(Non-Fungible Toke,非同质化权证) 数字艺术品不断涌现, 人们看到了区块链+艺术品数字化引发的新的商业前景。但与此同时,各种讨论甚嚣尘上,莫衷一是。其中,既有以艺术品为噱头的资本炒作担忧,也有以激励艺术创作与艺术事业繁荣为理由的溢美之词。
尽管NFT目前主要集中在游戏、加密艺术品、卡牌类收藏品等领域,使用用途也主要是在线付款码皮肤等,但市场关注的程度和交易的火热势头却丝毫不亚于前几年以“共享经济”为由头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如2021年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的那样,NFT市场交易量已超3.4亿美元,其中NBA TopShot占据最大份额,交易量超过2.25亿美元。
或许是因为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比较吸引眼球,人们把NFT说成是新型电子货币。但从NFT艺术品的商业实践来看,它们本质上都是个性化极强的加密数字品,每一个NFT在价值上都不是无差别等价物,所以NFT艺术品也被叫作非同质数字代币。
但在笔者看来,NFT艺术品本质上是艺术品数字化的特殊形态,只不过在数字化过程中因区块链加密产生了不能人为篡改的编码认证性质,于是那个最先获得区块链加密的非人为编码被赋予了唯一性,也因此获得了作为商品的稀缺性质,这便是其为什么能够进行买卖交易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代币之说的确不可靠,NFT艺术品更是一种表现数字艺术品唯一性的可信所有权证明。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艺术品牵涉到版权以及作为商品的所有权问题,所以,探讨NFT是否可以促进艺术创作,就必须回答所有权凭证与艺术品版权的法律以及经济关系到底如何?
从法律意义上讲,我们必须首先明确阐释艺术品版权和所有权的关系。通常来说,版权(或称著作权)是艺术品创作者拥有的天然权利,包括艺术品的署名权、修改权以及衍生使用许可权等。所谓艺术品所有权,包括对艺术品的占有、使用、收益分配等权利。由于数字艺术品被冠以艺术品称谓,因此无论是否具有线下的艺术品实物,它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艺术品的表达形式,所以上述关于权利的定义同样适用。
在此理解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诸多表现载体中,数字化只是其中一种表达形式,数字艺术品一经NFT化之后,购买者获得的将是原生的数字艺术品即加密数字艺术品的所有权。所谓NFT数字艺术品所有权,就是数字化原生艺术品归谁拥有,包括对它的研究欣赏、转卖获利、赠送他人等权利,但不包括艺术品著作权的归属以及对艺术品衍生用途的处置。也正是因此,NFT数字艺术品的所有权和艺术品标的物没有直接关系,这里的所有权的标的物也仅仅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后产生的不能复制的唯一性的标记,当然这种标记因为具有不能人为篡改的独特性,才使得所有权具有了商业价值开发的可能。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我们还需要弄清楚由NFT数字艺术品所有权和艺术品版权分离后产生的利益分配特征。笔者认为,NFT数字艺术品抛出的基本前提是数字艺术品,既包括实物标的通过技术手段数字化后上传至互联网形成的数字品,也包括原本就是数字产品多次复制而来的新数字品。但从商业价值上讲,这种数字艺术品缺乏唯一性、获得的技术难度较低、阻止其转让获益的难度也小,所以市场需求面很窄,可开发的商业价值也不高,大多数情况下是推动实物品线下交易的一种手段。
然而,NFT数字艺术品最关键步骤是区块链加密环节,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可识别的、全网共识的、不可篡改的编码,这就产生了完全排他性的经济价值,即NFT数字艺术品的排他性。于是,数字艺术品因新技术而具有了商业价值。此外,在商业操作过程中,人们还会对数字艺术品进行份额分解,出现了对应完整数字艺术品的部分所有权,例如一张人像作品的左眼部分和右眼部分。虽然商业利益会激励艺术品的创作,但致力于艺术品NFT化的动力会变得更为强大。因此,在NFT化的艺术品创作时代,酒香真的会怕巷子深!
在极端情况下,可数字化的任何品类都可以NFT化,哪怕这种数字品原本一文不值,如一张涂鸦画或者再粗糙不过的寥寥几个字。显然,数字艺术品版权的商业价值远远低于对它进行技术加密标记所有权的商业价值,因为唯一性标记的所有权才是开展NFT交易的先决条件。
面对不断升温的NFT数字艺术品热,社会各界人士都需要冷静一下。对消费者来说,大家一定要保持理性的认知态度并采取谨慎的交易行为,既不要把NFT错误地视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货币”,甚至看作是比特币发财机会的重现,更不能把它等同于股票一样的金融产品。对技术开发者和艺术品创作者来说,NFT数字艺术品是区块链技术商业化的一种结果,虽然它的产生的确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但如何在技术层面上建构出符合理性交易目标的风险预警能力,如何在数字艺术品上强化艺术的基因,恐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对相关管理部门来说,要坚持积极支持和规范管理的基本思路,在鼓励NFT数字艺术品健康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建立杜绝大规模资本运作力量介入的监督机制。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数字链游“AB面”:“投资风口”还是“庞氏骗局”?
记者 李文璇 鹿青松
近日,一种名为“数字链游”的新型游戏悄然兴起。与传统游戏不同,玩家通过此类游戏赚取的资源,可以在外部市场进行自由交易,从而直接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真金白银”。
这样的运营模式,似乎为玩家们开辟了一条“躺赚”的捷径。然而,游戏内的资源本无价值,老玩家若想借此赚到钱,便需要新人“入场”为其买单,这使得数字链游就像“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
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铩羽而归”,包装在新颖概念之下,数字链游是获取财富的“新风口”,还是隐含金融与法律风险的“潘多拉魔盒”?
“躺赚”的新型游戏
“动动手把钱装入口袋,给自己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尚天翔(化名)在社交网站上浏览到这样一条帖子,发帖人详细介绍了一款名为“龙之岛”的区块链游戏,并将其描述为“元宇宙的新风口”。“这种类型的游戏前所未见。”尚天翔不禁感到好奇。传统游戏的虚拟商品所有权往往属于游戏运营方,此类游戏则通过引入区块链非同质化代币(NFT)技术,赋予游戏内的虚拟商品以独有性,使其实实在在由玩家持有。作为区块链的“副产品”之一,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数字链游。
同样,汪潜(化名)所在的数字藏品交流群又活跃起来——有些人聊起了数字链游。“有人开始讲这个东西,但知道它的人又不多,就意味着风口。”汪潜说。汪潜所知的第一款数字链游名为“潮玩宇宙”,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纯挖矿”的游戏:用户花147元(现为168元)购买一组套卡,即可每天自动收取一定数量的“宝石”;“宝石”作为游戏内的虚拟货币,又可以在第三方市场“挂牌售卖”,直接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真金白银”。汪潜“入手”这款游戏,“在后台挂机生钱”,一个多月后,他净赚了一百多元。
潮玩宇宙游戏界面截图 受访者供图
“‘潮玩宇宙’以前是很厉害的,它是一种很典型的数字链游。”同为大学生的尚天翔说,“这类数字链游的虚拟商品由官方出产,数量无限,玩家可以和官方直接交易,但无法私下售卖。”他将这种玩法概括为“潮玩模式(矿机模式)”,“与之相对的是‘龙之岛模式’的数字链游,后者的虚拟商品由玩家生产,官方只在首发时卖一批,后续是卖不了的。”不过,二者的“底层逻辑”依然类似,即“用户购买虚拟商品,借此生产虚拟货币,而后将游戏内的资源放在市面上交易”。
尚天翔花费两千元“购票上车”,于2023年5月开启了自己的“龙之岛”之旅。“‘龙之岛’的入场门槛很高,需要投入一千元左右。”在尚天翔看来,彼时的“龙之岛”可谓是国内数字链游的“龙头老大”,“我的这些本金在我们这个圈子里算少的,一般是万元以上。带我们入场的‘团长’,据统计,应该投入了几十万。”后来,他又接触了“理想城”等其他数字链游,“每天花在游戏上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而今总收益已至数千元。
龙之岛游戏界面截图 受访者供图
2023年10月,影视行业从业者金逸(化名),在网络上浏览了一些数字链游的推广文章。“有篇文章描述了一款叫做babymon的链游,介绍说和前几年在国外很火的Axie非常像。”金逸回忆说。他所说的“Axie”,全名为“Axie Infinity”,是数字链游的国际“先行者”之一,曾一度风靡东南亚。2021年7月,正值Axie的鼎盛期,游戏社区的民意调查显示,玩家平均每天可通过这款游戏挣得55.5美元,68%的玩家认为这能够成为一份可持续的全职工作。
“你可以将Axie视作一个拥有实体经济的国家。”Axie Infinity的创始人曾这样表示。金逸也觉得,babymon作为“汉化Axie”,“与数字藏品这种靠舆论情绪和意见领袖影响市场的东西不一样,是国内数字链游里难得真正拥有经济系统框架的”。尽管babymon的入场门槛仅在百元,可出于对其经济模型的认可,他还是进行了三万元的大额投资。在金逸入场之初,babymon游戏内虚拟商品的总市值不过600万,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一度水涨船高到6000万。金逸在市值高点便已然回本,而今收益在“十几个”——这是他对“十几万”的隐晦描述,“据我了解,本金翻了几十倍的都大有人在”。
“富贵在天”的庞氏骗局
“数字链游的虚拟商品及货币,同样遵循着市场的供需关系。就像买股票一样,当大家认为游戏内的资源会不断升值的时候,花钱入手的愿望自然也就更强烈。”汪潜这样解释数字链游能赚钱的原因,“相关的交易一般发生在‘场外’,也就是说,不会经过游戏平台。”在此意义上,用户的共识才是真正宝贵的事物,毕竟,“数字链游里的东西实际上只是一串代码而已,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对玩家个人——游戏资源的“生产者”来说,最不愿见到的情景,莫过于供大于求所导致的资源跌价。然而,入场的玩家一旦增多,虚拟商品和货币的数量自然随之增长。通货膨胀,可以说是数字链游的“绝对趋势”。
“一个正常运转的经济模型本来就需要温和的通胀,babymon也设置有一些游戏手段来控制通胀。”金逸这样解释babymon的通胀现象。所谓“游戏手段”,指的是数字链游的内置小游戏,如果玩家没能在小游戏中取胜,就要回收销毁一定量的虚拟货币,按金逸的说法,“这算是个‘通缩’的过程”。汪潜也观察到了这种玩法:“许多数字链游都有这种设置,我感觉有些小游戏就像赌博,游戏机制和‘7选1’‘快3’没什么本质区别。”
babymon游戏界面截图 受访者供图
超出游戏平台控制能力的通胀,可能导致数字链游的“经济系统”直接崩解。在尚天翔看来,“龙之岛”就是因为玩的人太多、游戏内资源过剩而“崩盘”的。他“奔向”“龙之岛”后没多久,这个游戏便走上了下坡路,他在“龙之岛”亏掉上千元,带他入局的“团长”更是亏损了十几万。“其实,无论游戏平台推出什么消耗手段,都避免不了通胀。”尚天翔说,“所以我们便有了第一批上车的人先吃肉的说法。”
金逸也同意“越早入场越容易赚到钱”的看法,但他认为自己能够通过不断增持虚拟商品并生产虚拟货币来“跑赢”通胀。“我觉得babymon其实是‘拿占比看市值’的玩法,假设现在市值是1000万,我拥有100只宠物(虚拟商品),它们生产的时之沙(虚拟货币)占有市场1%份额;3个月后,市值没变,时之沙的价格随着‘通胀’而降低了,但我手头的宠物不断繁育、数量增多,它们生产的时之沙依然占有市场1%份额,这样我起码不会亏本。所以说策略很重要,只要保住自己的占比,总是有希望回本赚一点的,剩下的就是个人的期望值的问题了。”
然而,金逸貌似长远的精打细算,依然无法打消缺少实体的数字链游的另一重隐忧——倘若某个地区与世隔绝,则钱币在此处不过是废纸;与之相似,假如某款数字链游无人问津,游戏内的资源也将分文不值。“去中心化”的数字链游“经济系统”想要长久运转,便要有用户不断为游戏内的资源“买单”。拉新,成了数字链游存活的关键一环。
“潮玩宇宙带新,20天后给我转20个宝石,168元本金全返,相当于白赚一组套卡。”在社交网站上,有人发布了这样的帖子。“有些老玩家会和新人约定‘亏损包赔’,还会向他们提供资金扶持。”汪潜说,“这部分钱都是老玩家自掏腰包的。”
社交平台截图
汪潜所不了解的是,新人一旦进行消费,游戏平台便会向老玩家返还利润。“就像传销一样,下级消费,上级就能获得很高的收益。”金逸说,“不少国产数字链游给出的下级收益都很高,25%、30%、40%的比比皆是,而且都是超过三级以上的收益。我觉得像babymon这样返利只在2%的游戏,已经可以算是清流了。”在金逸看来,下级收益过高本身便意味着风险,“这类游戏我都不怎么看好,最多也就是想着首发进去,赚一笔就跑路”。
“目前,国内的数字链游基于‘Web3.0’‘区块链’‘元宇宙’三方面制作,但本质上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老玩家的收入是新人涌入的原因,新人投入的钱又是保留老玩家的基础。”尚天翔说。汪潜亦有同感:“数字链游像是一种‘击鼓传花’的资金盘,后入场的人往往会被‘割韭菜’。”摇摆在“通货膨胀”与“玩家流失”之间,国产数字链游的生命周期往往不过数月。即便是在国际上享有数字链游“天花板”之称的Axie Infinity,也早已步入窘境:2023年4月,Axie的虚拟货币价格较2022年2月的历史最高点下跌了99%。短暂繁荣,一朝崩塌,似是数字链游难以逃脱的“宿命”。
“野蛮生长”的数字链游
“新风口、新机遇”“高风险、高回报”,这是三人对数字链游的共同印象。“我觉得玩数字链游还是很划算的,不用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普通人只要把握机会,就可以获得一笔不小的财富。”尚天翔说,“但是现在国内的数字链游市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仿盘、资金盘太多,小白很容易上当受骗。”
元本次元游戏界面截图 受访者供图
汪潜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印证着尚天翔的判断。2023年6月,汪潜和几个同学凑够4999元,一起“入局”一款名叫“元本次元”的数字链游。“当时,游戏运营方开了个会议直播,大谈游戏前景和未来市场,把我说动了。”汪潜回忆说。然而,在汪潜入场后不久,元本次元的虚拟货币便开始跌价,“种子积分(虚拟货币)的价格降到某种程度以后,运营方升级了游戏版本,新增了一个‘养鸡’的玩法,玩家之前积累的‘种子积分’可以兑换成鸡场的资源,相当于新开了一个资金盘;后来,又引入了类似的‘养牛’玩法。”汪潜觉得不断迭代的游戏版本如同“套娃”,最终,他和同学在“元本次元”总共亏损了一千多元。“现在回想,运营方的说辞就是在‘画大饼’,高额的‘入场费’也是为了套牢用户。”汪潜说,“我被洗脑了,愿赌服输。”
文中提及的数字链游的游戏模式 记者制图
让汪潜“小赚了一笔”的潮玩宇宙,游戏内的“宝石”也已由2023年10月时7元/颗的高位,掉到而今1元/颗的“谷底”。汪潜注意到,在潮玩宇宙“崩溃”的过程中,模仿者如雨后春笋般陆续“现身”,“像潮游星球、潮玩西游、潮玩江湖、湘旺世界等等,诸如此类的数字链游总有十几个。它们的名字差不多,游戏界面和功能也类似,机制总体上比较粗糙”。“这些仿盘的生命周期都很短。”尚天翔说,“不过,对一部分厉害的人来说,游戏的生命周期基本是可预测的,只要在崩盘之前跑掉就可以。带我入局龙之岛的‘团长’,虽然在龙之岛亏掉很多,可现在在数字链游方面总体还是正收益。”
“要实现收入增长,就要坚持做好调研并了解市场情况,是否被‘割韭菜’,真就看个人能力。”金逸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想做出正确决策,就要了解数字链游的底层逻辑,以及游戏运营者的实力。”在尚天翔看来,“目前,国内的数字链游市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开发并运营数字链游的大都是小公司。”对于数字链游来说,游戏运营方可谓“隐于幕后”的规则制定者。“就是庄家。”尚天翔觉得,“就像开赌场一样,玩家谁输谁赢无所谓,庄家永远都是赢家”。
品尝到投资“甜头”的尚天翔和金逸,将数字链游视作副业,他们对自己的眼光颇有自信,对数字链游的未来发展则怀抱着积极的预期。二人在数字链游的“困难时期”作出了相似的决策:尚天翔曾在“龙蛋”的价格“动荡期”向“龙之岛”投入两千元增持“建仓”,金逸也在babymon的市值跌到1000万的时期对其进行了三万元的“追投”。
失意者汪潜,则觉得数字链游“回本周期长,而且太复杂了,实在玩不明白”。在虚拟世界“遨游”一圈以后,他不再触碰数字链游,却感到靠一份普通的工作赚钱既慢且难。而“身在局中”的尚天翔与金逸,仍在期望数字链游“回暖”,等待新的玩家“入局”。
行业监管的“灰色地带”
个体仍在随游戏内虚拟资产的价格起落而浮沉,业界则一早便注意到了NFT产品背后暗藏的金融风险。2022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出台了《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下称《倡议》),提到“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等)、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当时,《商法摘要》对此作出评论说:“《倡议》确认了NFT在中国的概念和发展,不仅提出了行为规范,也划出了监管红线,它表明,当前对NFT监管的总体态度是防止NFT的金融化和证券化。 ”
事实上,数字链游的运营者始终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北京市京师(济南)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经纬表示,数字链游的运营模式常见法律风险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虚假上链”存在涉诈风险。区块链是数字链游内虚拟资产权利价值的根本技术保障,如果游戏运营方伪造区块链备案信息、虚构“上链”事实,则涉嫌虚假宣传,严重的或可构成诈骗罪。其次是“拉新返利”存在传销风险。尽管拉新返利本身不构成非法传销,但以销售、经营NFT产品为幌子,要求参加者缴纳费用或者承诺理财式高收益,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以骗取财物,则可能涉嫌构成组织传销活动罪。最后是“承诺收益”存在非法集资风险。倘若数字链游运营方为诱导用户消费,向用户承诺收益,那么就要根据具体行为模式,来判断其是否对国家金融秩序造成了损害,具体说来,“如若数字链游的运营模式本质上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向不特定人员吸收存款,则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最终承诺收益无法兑现,则涉嫌集资诈骗罪”。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投资者应充分认识NFT的价值和风险,不参与NFT非法炒作和交易。普通投资者对虚拟货币、ICO、NFT等难以充分了解,建议不进行盲目投资,应自觉抵制各类诱惑,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发布于:山东[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