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6百科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万和电气更新品牌口号,总裁称差异化认知核心在于“可靠” 以认知购买未来,以未来变现财富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万和电气更新品牌口号,总裁称差异化认知核心在于“可靠” 以认知购买未来,以未来变现财富

发布时间:2024-09-18 16:55:10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万和电气更新品牌口号,总裁称差异化认知核心在于“可靠” 以认知购买未来,以未来变现财富 

万和电气更新品牌口号,总裁称差异化认知核心在于“可靠”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8月28日,万和电气更新了其品牌口号为“中国万和·天生可靠”。万和电气董事长卢宇聪表示,此次品牌口号的更新标志着万和电气品牌形象的全面革新,是基于对行业动态、市场竞争及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洞察。

卢宇聪认为,目前全球厨卫电器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产品迭代升级为主的慢增长周期,但万和正锚定121梦想战略,三大战略主轴,相信企业的持续发展能穿越经济周期。“为了塑造一个更加人性化、有温度、接地气且充满人文精神的国民品牌,制定了品牌焕新升级策略。”卢宇聪说,“我们计划通过全面的品牌营销升级战略来增强万和电气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针对此次品牌焕新的目的、目标及实施重点,万和电气总裁赖育文也对记者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认为品牌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在每个技术时代与商业周期中都会迎来焕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万和而言,品牌差异化认知的核心在于“可靠”,这是建立超越时代红利的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以及流程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赖育文提到,万和并不追求与其他品牌同质化的竞争,而是致力于通过差异化来贯穿消费者的整个购买周期,以此建立消费者对万和的信任,让他们相信万和是在真诚地为他们打造产品。因此,品牌更新的核心始终聚焦于产品本身,而技术创新和变革则是驱动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这也正是万和品牌更新的最终追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万和电气将采用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系统管理,将产品的可靠性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链条中。赖育文表示:“我们将以消费者为中心,打造无缝的全体验过程,从用户需求的产生,到产品的选择、购买、使用及后续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超越用户的期待。”

赖育文还介绍了万和电气在技术创新和成果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他表示,过去31年,万和电气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探索技术创新,掌握了热水与热能领域的核心技术,并主导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万和电气在新的品牌定位下继续领跑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认知购买未来,以未来变现财富

如果说投资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那么属于艺术的部分表现在哪里?《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这本书中为我们做出了解答,那就是“人性”。

作者 | 姚斌

在投资实践中,投资者通常会关注科学的部分,但却忽视了艺术的部分。而投资若要成功,则关注艺术部分的“人性”必不可少。“投资是一场反人性的游戏”,如果要清楚地认识如何“反人性”,那就必须首先要清楚地认识何为“人性”。

为此,在《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中,作者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列出了12个认知误区,然后对应投资和商业史上的失败教训,并从成功的投资家那里汲取成功的智慧,引领我们穿越认知的迷雾。这12个认知误区分别是:过度自信、贪婪与嫉妒、急于求成、禀赋效应、锚定效应、损失厌恶、过度悲观、盲目从众、线性思维、故事思维、黑天鹅、财不配位。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成立于1994年2月。这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投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聚集了两位诺奖获得者,一位提出了“默顿模型”,一位创建了著名的期权定价方程公式。而且,它的创始人是被誉为能“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务套利之父”,“挖走了整整一代学术精英”。

长期资本成立10个月后,其投资回报率就达到20%,1995年达到43%,1996年更是达到41%,当年的盈利就达到21亿美元,远超麦当劳在全球一年卖10亿的汉堡包的利润。然而,在1998年的俄罗斯突然债务违约中,长期资本在短短150天中,其资产净值就下降了90%,仅余5亿美元。

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美联储最后不得不出手“拯救华尔街”,联合14家华尔街的银行,以36亿美元收购了长期资本90%的股权。从此,长期资本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长期资本的失败就在于过度自信。他们对自己的理论和模型过度自信,认为如果价格出现了偏差,市场一定会把它纠正过来,价差一定会收敛。长期资本的方法本质上就是利用高杠杆赚价格收敛的钱。

过度自信实际上是人类漫长进化时所带来的一些精神遗产,某种程度上它是我们生存本能甚至发展的秘诀。这一基因密码可以激发人类面对危险时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探索激情。然而在投资中如果总是过度自信,则迟早会被市场痛击。

因此,查理·芒格先生多数时间都在教导人们要保持理性。查理·芒格曾对长期资本的崩溃评论说,长期资本“因为对自己的杠杆交易模式过于自信而遭受了溃败,虽然他们的主要成员平均智商都有160。聪明、勤奋的人们并不能在由于过分自信而导致的专业失败中得到豁免。”

投资者如果由于过度自信,就容易产生“控制错觉”,更能夸大自己的技能,因此就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相关的风险。典型的体现表现在“择时”,相信自己有能力把握时机,于是频繁进出市场。实际上,如果缺乏专业能力来保驾护航,择时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动作。因为没有多少人可以用这种傻瓜都懂的方法真正赚到钱。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人早就成了亿万富翁,而不是比尔·盖茨或沃伦·巴菲特。

投资需要长期主义。著名的投资者詹姆斯·蒙蒂尔曾经指出,在一年的时间跨度内,你所获得收益的绝大部分来自估值的变化,这可能只是价格的随机波动。然而,在五年的时间跨度内,你总收益的80%将取决于所支付的价格以及所投资股票的增长。

“这些是基本面投资者应该明白的东西,而这些显然只有在长期才重要。”投资短期有时可能难与投机相比,短期内,投资者可能远远跑输那些投机者。但是,投资者能够拥有的最大边际优势,就是长期导向思维。在这其中,复利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复利能将微利变成巨大的引力。在决定长期盈利的因素中,再没有比复利更重要的因素了。

巴菲特曾经给别人介绍过复利的魔力:“假设你有本金10万美元,每年投资的回报率是20%,如果按照普通利息来计算,每年回报只有2万美元,10年后连本带利涨到30万美元,整体财富增长只是两倍;但按照复利方法来计算,亦即10万美元本金,10年后会变成62万美元,比30万美元多了一倍还多。”

时间的妙处在于它的长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复利效应引发的倍数增长会越来越显著。若仍以每年20%的回报率计算,10年复利会令本金增加至原来的6.2倍,但20年则增加至原来的38.3倍,30年累积增加至原来的237.4倍。若本金是10万美元,30年后就会变成约2374万美元之多。”

然而,如果采用盲目的择时行为,将打断复利的累积。查理·芒格先生对此高度重视:“如果既能理解复利的威力,又能理解获得复利的艰难,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许多事情的精髓。”“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他。”

此外,盲目的择时行为还会错失创造收益的重要时间窗口。彼得·林奇发现,关键几天往往可以成就或是摧毁整个投资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股市上涨了5年中,股价的每年涨幅大约为26.3%, 坚持长期投资的投资者资产会翻番,但其实这5年的大部分利润是在1276个交易日中40个交易日中赚取的。如果在那40个交易日中你选择空仓的话,你的年均收益率可能就会从26.3%降到4.3%。

拉斯洛·比利伊是康涅狄格州比利伊联合资产管理公司总裁。1999年,他曾入选“每周华尔街名人堂”。

作为市场分析家的比利伊在他的《交易大师》中研究了一个更长的时段,他计算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一位投资者坚守买入持有策略,于1900年将1美元投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那么到2013年年初,这1美元将升值为290美元。然而,如果这位投资者错过了每年中最好的5个交易日,那么到2013年,1美元投资的价值将不足1美分。

因此,我们所说的“滚雪球”,实际上就是复利。正如巴菲特所说的,复利有点从山上往下滚雪球,刚开始时雪球很小,但只要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而且雪球黏得相当紧,最后雪球就会很大很大。所以,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所罗门兄弟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亨利·考夫曼曾经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亏钱最多的人有两类,一类人什么都不知道,另一类人什么都知道。”猎豹移动CEO傅盛改造过一幅人类认知的4个阶段图:95%的人处于第一阶段,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4%的人处于第二阶段,即“知道自己不知道”;只占0.9%的人处于第三阶段,即“知道自己知道”;最后,第四阶段,只有0.1%的人“不知道自己知道”。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公司,巴菲特一般会把公司分为三类:“好的公司”、“不好的公司”、“很难看懂的公司”。好的公司和不好的公司,他花了半天时间就能够看出来,而那些花了半天时间看不出来的,他不会强迫自己花半个月时间去看。

这样就产生了四个公司的选择条件:①懂的、能理解的公司,这是为了规避认知的风险;②诚实可靠的管理层,这是为了规避人的风险;③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这是为了规避市场竞争的风险;④价格具有安全边际的公司,这是为了规避误判的风险。

投资不可能追求极致,巴菲特就从不追求“抄底”。在他看来,抄底是不可能的,不要试图在股市落地的时候进行投资,因为股市最低点的形成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谁也无法预测真正的最低点在哪里。即使知道的最低点也没法保证一定能买到最低价位。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留有一定余地,不要满仓进入,尽量保持手中有足够的现金。

文学家马克·吐温说,让你陷入麻烦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自以为知道而其实错误的事。有意思的是,许多价值投资者宁愿“不知道”,也不假装“知道”。对此,霍华德·马克斯发表评论说,“知道派”似乎什么都知道,他们知道市场未来走向,知道经济运行脉络,知道投资的本质,知道如何把握市场趋势。

而“不知道派”似乎什么也不知道,但却知道要把风险控制置于首位,还知道投资需要一贯性,最后还知道预测并不是关键所在。因为世界非常难以预测,预测极不可靠。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知道现在处于什么位置。

投资的根本在于发现价值。股票本质上是公司的所有权,股票的价格是由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公司的价值所决定的。虽然股票价格上下波动,在短期内很难预测,但长期而言一定是由公司的价值决定的。

正如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说的那样,从短期来看,市场只是一个投票机,不需要投资者具备智能或情绪来控制,只要你有资金就可以办到;但从长期来看,股市却是一个称重计,它能够衡量出哪只股票具有可投资价值。

因此,巴菲特得出结论说,投资股票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要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同时确信这家企业拥有最正直和最能干的管理层,然后,你永远持有这些股票就可以了。不过,简单不等于容易,越简单的事情往往越不容易做到。

正因为如此,查理·芒格先生将投资视为“赌马”:我们要寻找一批获胜概率是二分之一,赔率是一赔三的马。赌马若要百战百胜绝无可能。所以,我们要寻找的是标错赔率的赌局。这就是投资的本质。你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才能知道赌局的赔率是不是标错了。这就是价值投资。

多数人并不知道一只股票的价值是多少,所以也就难以知道低点和高点在哪里。但是,公司的价值又是由公司的盈利情况以及净资产决定的,而且没有公式能判定股票的真正价值,唯一方法是彻底了解这家公司。要做到这样,首先就得放弃投机心态,老老实实去做研究。

把投资股票当做一桩生意来看待,这样就会使自己拥有与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非常不同的投资观点。对于这一点,巴菲特说得十分明确:“如果我挑选的是一家保险公司或一家纸业公司,我会把自己置于想象之中,想象我刚刚继承了那家公司,并且它将是我们家庭永远拥有的唯一财产。”

一家杰出的企业可以预计到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但不一定知道何时会发生。重点需要放在“什么”上面,而不是放在“何时”上面。如果对“什么”的判断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何时”就大可不必过虑。因此,对于巴菲特来说,只要想到隔天早上会有25亿男性需要刮胡子,他每晚都能安然入睡。

但即便拥有这样的投资思维,巴菲特也有错误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迪斯尼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1965年迪斯尼的税前利润为2100万美元,它所拥有的现金就超过了负债。当时迪斯尼乐园投资1700万美元的加勒比海盗船才刚刚开幕,公司的全部市值也不过只有这艘海盗船的5倍,真是相当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1966年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以平均每股31美元的成本(股票分拆后),投资500万美元买入该股票,拥有迪士尼5%的股份。遗憾的是,仅仅一年后的1967年,他就以600万美元的价格把这些股票卖了出去。虽然当时这笔投资的获利率高达20%,可是从事后来看,这绝对是一个错误。

巴菲特对此也十分后悔,“如果这笔投资能够一直捂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么原来的500万美元就会变成10亿美元也不止。”

霍华德·马克思认为,投资市场会在三种情况下出现钟摆式起伏:一是在情绪高涨与低迷之间;二是在为升势而喜与为跌势而忧之间;三是在价值被高估与被低估之间。

比如,恐惧与贪婪是两个极端,多数时候钟摆处于两极之间,但是它在中点停留的时候短暂。钟摆不可能永远朝着某个端点摆动,或者永远停留在端点处。所以,做投资最重要的是要有“钟摆意识”。钟摆总是来回摆动,既不会永远指向恐惧,也不会永远指向贪婪,恐惧到了极点便产生希望,贪婪到了极点就产生危险。

股票市场经常大幅度偏离正常收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像钟摆一样大幅摆动。一切周期的背后都是人性的周期,正因为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在恐惧和贪婪之间来回摆动,所以市场也在牛市和熊市之间来回波动,不是走到极端就是走向极端。但在失败的投资者那里,摆幅越接近最大时,人们越倾向于将之视为“永恒状态”。

乔治·索罗斯有一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就要揭破其中的假象和谎言,并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和谎言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而在假相和谎言的背后,就是人们所组成的大众情绪。价值投资者必须十分警惕自己不被假相和谎言所欺骗、所裹挟。

为此,查理·芒格先生一生倡导“理性”:“我们的投资规矩是在等待好球的出现。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大量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力去抓住它们。我们花很多时间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更像学者而不是生意人。我的系统总是坐下来静静的思考几个小时,我不介意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典型的案例是可口可乐。1987年,道琼斯指数从8月到10月暴跌了36%,然而由于跌得太快,所以巴菲特也没有抓住时机。但在暴跌后的第二年,机会来了,巴菲特开始大量买进可口可乐。到1989年,两年内买入可口可乐10亿美元,1994年继续增持后总投资达到13亿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股票的市值上涨到133亿美元,也就是说,已经变成了本金的10倍。

市场总是被情绪拖曳,因此我们无法预测短期波动。对于股市未来一个月或一年内涨跌我们一无所知。但是,很有可能在市场恢复信心或经济复苏之前,股市就会上涨,而且可能是大涨。巴菲特如此告诫我们。恐惧是追求潮流者的大敌,也是注重基本面的财经分析者的朋友。

如果要有超额的报酬,一定要等到资本市场非常惨淡,并且整个行业都普遍感到悲观的时候,此时,投资的机会就出现了。从长期来看,股市消息将会变得更好。现在所有的坏消息将给投资者在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里创造机会。所以,暂时的调整甚至能够使我们以低价购买公司的一部分未来。[db:内容]?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6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