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6百科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临期食品真的物美价廉吗?中间商揭露:翻新销售以次充好 300万元请明道直播带货,销售额不及预期!要求退款,合法吗?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临期食品真的物美价廉吗?中间商揭露:翻新销售以次充好 300万元请明道直播带货,销售额不及预期!要求退款,合法吗?

发布时间:2024-09-21 11:43:22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临期食品真的物美价廉吗?中间商揭露:翻新销售以次充好 300万元请明道直播带货,销售额不及预期!要求退款,合法吗? 

临期食品真的物美价廉吗?中间商揭露:翻新销售以次充好

近年来,临期食品市场越来越火热。线上,“年轻人买临期食品来减少浪费”这一话题在微博上阅读量突破一亿;豆瓣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创建一年多来聚集了近10万人;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搜索临期食品,相关视频综合播放量达到千万以上;线下,各大超市设置临期食品促销专区、开设临期食品专卖店。

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临期食品火爆后,一些问题随之而来:一些商家受利益驱使,篡改临期食品的生产日期,用过期食品冒充临期食品;一些消费者缺乏挑选临期食品的知识和经验,一次性购买大量临期食品,却无法在保质期内食用完,导致食品浪费……

多位专家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规范临期食品市场需要多措并举,相关部门可以对临期食品的期限作出界定,除了标注保质期外,还可以再标注最佳口味时期、最佳食用期或最佳赏味期等内容,方便顾客辨别。

商家缺乏提醒意识

未按规定分类陈列

2021年12月23日,家住天津的刘女士发现自家小区门口的零食店门前堆起了一摞某品牌绿豆饼。这款绿豆饼平日售价是一盒9.9元,如今3元一盒,两盒只要5元。

看到价格便宜,刘女士便买了两盒绿豆饼,没想到当天晚上她就发现保质期有问题。“保质期60天,生产日期是10月23日,买到手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天,不敢吃了,更何况一晚上也吃不完。”刘女士吐槽说。

次日早上,刘女士去找店家理论,却发现这款临期绿豆饼已经下架了,“没有购物小票,之前店家也没有提醒,只能自认倒霉”。

早在2012年6月,国务院就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规定,食品经营者要建立并执行临近保质期食品的消费提示制度,严禁更换包装和日期再行销售。

2021年4月实施的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但记者调查发现,线下实体店中,许多超市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临期产品销售区,而是和正价产品混在一起出售,有不少消费者以为这是商家的促销手段,没看清保质期就购买,过几天准备食用时却发现已经过期;即使在销售临期食品的店铺中,一些商家也不会醒目地标注临期商品的具体生产日期和到期时间。

记者随机向某电商平台上5家销量靠前的临期食品专卖店客服咨询能否告知所卖商品还有多久到保质期,对方均回复说肯定在保质期内,具体什么时候到期却不再回复,还有店家甚至回复称不清楚还有多长时间过期。

还有一些商家会用“赏味期”代替“生产日期”印在食物包装上,食品是否过期根本无法得知。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赏味期”其实是日本的说法,是指食物最佳的品尝期。“赏味期”和“临期”食品,可能会在口味、风味上略有差异,但在质量和安全上没有差异,不过消费者却容易混淆,建议商家在食品上注明两个日期,一个是最佳品尝期,另一个就是保质期,便于消费者选择判断。

篡改日期以次充好

货源品质难以保证

随着人们对临期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今临期食品收购已经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

来自安徽的临期食品收购商王杰告诉记者:“以前进货的时候,对方恨不得赶紧脱手。现在临期食品火了,收货时要先报价,往往还正在商量价格,货已经被别人收走了,做临期食品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王杰说,临期食品一般的正规拿货渠道,包括经销商库存、品牌方直供、社区团购供应商、连锁超市退仓等。“大部分品牌退仓剩余保质期都是一两个月,只剩几个星期的也比较常见,我们很少拿这种货,临期食品是一个快进快销的行业,进货量都比较大,万一卖不出去,钱都要赔在里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商家会虚标原价,甚至篡改生产日期,用过期商品冒充临期商品,或者进购一些渠道不明的食品,欺骗顾客。”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咨询了5家店铺,对方均保证进货渠道正规,不会出现问题,但没有一位客服正面回应进货渠道。在一些商品的买家评论中,记者看到许多人提到“买到的八袋饼干全碎”“吃了几次都拉肚子”“和朋友在超市里买的东西不一样”等评价。

王杰发现,一些商家将已经过期的食品重新喷码后再上架,而容易重新喷码的过期产品往往是油墨印制的生产日期,烫印、激光印、钢印、热压印的生产日期很难改变。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注意周围是否有被擦拭的痕迹,喷墨是否均匀鲜亮、能否用水擦拭等。”王杰提醒道。

朱毅说,为了追逐不当利益,确实存在一些商家将过期食品换个“马甲”,贴上临期食品的标签再次流入市场等现象,这对于休闲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不利,也会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购买体验。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临期食品折扣店的商品并不一定是真临期,有的商家趁机将一些知名度不高的食品以临期名义出售吸引消费者购买。

记者在一些网店和实体店发现,放在货架上的许多商品都是刚生产出来的非大品牌产品,价格仅比原价略便宜。面对休闲食品行业迅速推陈出新的现状,一些商家另辟蹊径,转至临期商品店正价售卖。大牌产品引流,带动小品牌产品清仓营利,成为临期食品商店的营利新模式。

这些问题也导致购买临期食品成了开盲盒,一不小心就会踩坑。

一些社交平台上,针对此类问题的吐槽不胜枚举。有人称,某些网店售卖进口零食,调包商品复制正品,包装袋上全是英文,不仔细看发现不了端倪,但一尝就能判断出是调包的,体验感很差。“折扣力度大”“进口好物”“实现零食自由”等促销口号很容易让人上头,一下购买很多打折商品,实际上羊毛没薅成,还落入了促销噱头下的消费陷阱。

商家顾客注意自查

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临期食品市场存在的浪费、标签不规范等问题引起了国家及各地相关部门的关注。

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临期食品,可以买吗?》等5条科普短视频,从选购、制作、食用、储藏等不同角度介绍和解读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提醒消费者按需购买临期食品,不要囤积,以免过期变质造成食物浪费;临期食品买回家后,最好在保质期内吃完。如果食品过期,出现膨胀、异味、霉变等情况,应当丢弃。

2021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要求健全临期食品销售体系,优化食品标识制度,鼓励食品生产者在食品包装上明确标识“最佳食用日期”和“保质日期”,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以优惠价格销售临近“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指导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识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近日,以江苏省苏州市临期食品试点工作为契机,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临期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临期食品反浪费指南》两项制度规范,明确临期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指导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临期食品专用、专人管理货架,完善临期食品专项管理制度。打造苏州首个临期食品网络交易平台,直接对接本地大型食品企业和各大商场超市,提高了临期食品处置能力及食品消费服务质量。

为规范临期食品市场,朱毅建议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行业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等违法行为,商家也要提高自律意识,尤其是电商平台应履行好监督的社会职责。

据朱毅介绍,之前北京针对临期食品出台过一个很详细的标准,其中临界标准也非常清楚。比如保质期为一年或更长时间的临期设置在到期前45天,如糖果罐头;保质期在6个月至一年间的食品的临期是在到期前20天,如常温奶。保质期在3个月至6个月之间的,临期是指到期前的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的食品、冷冻食品等。

“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这个标准研究并制定临期食品的相关管理制度,对临期食品的期限作出界定。”朱毅说。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告诉记者,临期食品管理措施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食物捐赠制度。比如,美国的食品银行是一个非营利的组织,会将超市中临期食品收集起来,部分用于捐赠,“我国也可以向食物银行方向慢慢规范发展”。

“此外,除了在食品包装上标注保质期外,还可以标注最佳口味时期、最佳食用期或最佳赏味期等内容。对过了最佳食用期的临期食品打折出售或直捐赠给慈善机构。对于临期食品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保证食品的安全。”成升魁说。


300万元请明道直播带货,销售额不及预期!要求退款,合法吗?

近日,“300万请明道直播带货仅卖出20余万”这一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据媒体报道,四川绿色本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绿色本草”)表示,公司在“618”期间花了几百万找明道做专场直播,去掉退款卖出去20多万,费用相差太大,希望能按比例退款。

公开信息显示,明道于2023年加入无忧传媒,他在电商直播、内容创作等多领域屡屡登顶带货总榜TOP1,超市直播专场冲上抖音带货榜双榜第一,单场累计观看人数近2000万。绿色本草也曾表示,当初决定让明道来做直播也是考察其历史销售数据不错。

无忧传媒回应

对于绿色本草的退款要求,无忧传媒此前回应媒体表示,他们给出延长直播切片使用期限、继续为其直播带货等售后方案,但对方的唯一诉求就是退款,公司已如约履行合同,若无法妥善解决,他们也准备起诉维权。

此外,无忧传媒还对记者表示,合作洽谈初期,艺人直播商务因品牌太新,明确对第三方中介公司提醒"品牌太新,贸然做专场有风险",且在合作过程中也多次提醒。但第三方公司坚持争取合作 ,且在合作邀约时,对方就明确表示没有销量要求。

无忧传媒8月6日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为避免一些不准确的陈述混淆视听,把专场直播销售量未达预期的原因归咎于明道团队,无忧传媒就与绿色本草的合作情况做出说明。

南财快讯记者梳理发现,无忧传媒声明涉及事先提示风险、未签订保量协议,已完成合同条款三方面。具体如下:

1.诗理妍品牌为新品牌,本次合作出于品牌宣传目的,旨在为品牌增加曝光和艺人背书,我方从未作出过任何形式的任何保量等承诺。以上在合作洽谈阶段,品牌方(绿色本草)委托的第三方公司(亦师亦友)与我方达成共识。

2.我方已全面履行完成合约内容,包括:一次品牌专场直播(直播时长6小时)、授权相关短视频信息流切片2个月、商业化投放且确保投放费用不低于50万元等。

3.本次合作洽谈阶段,对于第三方公司提出的品牌专场合作诉求,我方在洽谈初期明确提醒“品牌太新,密然做专场风险太高”。对此,第三方公司明确表示本次合作以背书为目的,坚持争取合作。

4.直播后,品牌方以不满意销售额为由,要求我方退还合作费用。我方在合法合规前提下积极协商解决,并提出延长信息流授权等方案,均被品牌方拒绝。

今年以来带货金额过亿元

今年“618”期间,绿色本草通过亦师亦友联系无忧传媒,确定于6月14日,由旗下艺人明道为绿色本草的诗理妍品牌进行专场直播。

记者从无忧传媒获悉,亦师亦友代表绿色本草与无忧传媒签订的合同金额为243.8万元。

据红星新闻报道,绿色本草称,他们实际向亦师亦友支付了300万元。直播当天,明道共计直播6小时01分,总观看人次达212.7万。但大量的观看人数并未带来大量成交订单,整场直播销售额仅34.8万,且在直播后的1个月内产生大量退货。实际销售量仅2000余单,共计20余万。

图片来源:蝉妈妈截图,明道6月14日带货诗理妍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蝉妈妈”“飞瓜”等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今年1-8月,明道带货销售额已超1亿。从6月来看,其每天的带货销售额有一定起伏,有几十万,也有几千万,诗理研洗发水的销售量几乎垫底。

图片来源:蝉妈妈截图,明道6月带货数据

尊重合同,理性“吃瓜”

近年,明星直播带货销售额不抵预期,品牌方要求退款的情况屡见不鲜。

四川发现律师事务所赵桃萍律师,《克讼》主编何俊良对记者表示,在此类纠纷中,判断明星方是否应当退款,关键要看品牌方支付的服务费是否与明星方带货结果挂钩。

若合同明确约定了保量条款(即明星方带货需要达到一定的销售额目标,未达目标时需要退还一定款项),那么当实际销售额未达到合同约定时,品牌方有权根据合同条款要求退款。

如果双方并未约定保量条款,也未对销量作出明确要求或者承诺,那么明星方的主义务仅为直播带货行为,而非直播带货结果,明星方的直播带货行为便是向品牌方收取服务费的合法依据。此时若明星方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直播带货行为,合同履行中亦不存在其他违约行为,即有权收取服务费用,毋论最终销售额是否符合品牌方预期。

综上所述,品牌方是否有权要求退款,取决于合同的具体条款、双方的协商情况以及实际销售情况。如在近期某明星遭遇的带货风波中,明星方发表声明称:1、未作出保量承诺;2、已全面履行合同义务,3、签约前曾明确提醒营销风险。如该声明属实,则在该案例中,合同未约定保量条款,明星方亦按约履行了合同且进行了善意提示,品牌方因销售额未达预期要求退款的法律依据可能有所欠缺。

律师提示,当下明星带货“翻车”事件多发,大家应当理性“吃瓜”,要尊重事实和证据,独立思考,避免成为舆论的牺牲品或推动者,甚至引发一系列法律后果。[db:内容]?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6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