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拼多多商家困在技术服务费:拍后取消订单也要收,退还竟反向抹零 欧普、雷士、公牛,告得赢拼多多吗?
百万拼多多商家困在技术服务费:拍后取消订单也要收,退还竟反向抹零 欧普、雷士、公牛,告得赢拼多多吗?,
百万拼多多商家困在技术服务费:拍后取消订单也要收,退还竟反向抹零
按照这个规则,拼多多只要保障GMV持续增长,而且是包括退款的GMV,就可以实现服务费的持续增长。
作为中国电商行业的黑马,拼多多近几年发展迅猛,不仅利润遥遥领先京东,而且海外业务temu也做的风生水起。
在拼多多崛起的过程中,微信的裂变式拉新及大量的商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虽然拼多多近几年没有公布商家数量,但是按照此前的数据来看,拼多多目前的商家数量大概率已经超过了1000万,这个已经和淘宝来到了一个数量级。
目前针对拼多多的第三方数据,可以查到的官方数据是截至2021年6月,拼多多平台商家数达到860万。
随着大量商家的涌入,这给拼多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譬如参差不齐的质量问题、售假问题、顾客恶意退款问题、边远地区包邮问题等等。
当然大量的商家也给了拼多多拉高营收的机会,目前拼多多的服务费机制就遭到了很多商家的吐槽,值接Talk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很多拼多多卖家的吐槽帖子,我们一起来看下。
针对服务费一事,有网友称查保证金才发现1000的保证金只有960来块钱,问了客服才知道普通卖家,不管你是不是企业店铺,都要收基础技术服务费,这个服务费是消费者下单的时候就会收取的,也就是如果消费者拍了退,你没发货的情况下!这个钱也是照常扣除。
还有网友指出,有些不懂的消费者开通了先用后付,点一下就下单成功了。每天有一半的拍了退的。昨天一个客户拍了3-4单1000多,马上退,服务费扣了10几,打电话问客户,非说自己没拍,不知道怎么就下单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商家指出,如果在拼多多上开店没有交保证金,当想要关闭店铺的时候,需要补缴欠平台的服务费,否则无法关闭店铺。
即使商家交了保证金,但是据网友透露,需要将保证金充值到1000元才可以申请退还保证金,而且充钱也有技术服务费。
目前来看,只要有支付行为或者先用后付的订单,拼多多就会收取服务费,这个规则对于商家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并没有产生实质性交易,甚至还会遭遇同行恶意下单等现象。
当然针对技术服务费,拼多多也开启了商家申诉通道,但是并不是申诉就可以成功,这也引起了部分商家的吐槽。
值接Talk发现,目前在黑猫投诉上,关于拼多多服务费的投诉超过了2000条,部分商家认为拍后申请退款收取技术服务费的规则,并不合理。
针对技术服务费,值接Talk在拼多多官方网站上查看到了详细规则。
拼多多官方表示技术服务费分为基础技术服务费、类目技术服务费、“百亿补贴”技术服务费、直播技术服务费等类型,其中基础技术服务费是拼多多向入驻商家普遍收取的服务费。
针对收费标准,拼多多规定基础技术服务费收费范围及收费标准如下:
(1)先用后付订单:每笔订单按(消费者应付金额+平台优惠金额)×1%技术服务费费率收费;(
2)其他订单:每笔订单按(消费者实付金额+平台优惠金额)×0.6%技术服务费费率收费。
针对退款订单,拼多多官方明确指出,订单发生退款的,退款时不另行收取技术服务费,但已收取的基础技术服务费不做退还。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在返还技术服务费的场景下,还采取了反向抹零的操作,拼多多表示退还金额含小数的,仅取数至百分位,例如退还金额为1.239元的,则实际退还1.23元。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商家其实是最核心的基础,尤其是没有自营业务的平台来说。
拼多多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巨头,但是它对于商家的管理措施一直备受争议,技术服务费确实是可以收取的,毕竟拼多多提供了平台,但是对于没有形成实质交易的订单来说,拼多多收取技术服务费真的合理吗?这个真的有待商榷。
近两年拼多多还推出了自动跟价,偏远地区包邮等措施,也受到了部分商家的吐槽,值接Talk在后续的文章中将进行详细分析。
发布于:北京
欧普、雷士、公牛,告得赢拼多多吗?
01
一场6万人围观的砍价活动,把拥有8亿用户的拼多多送上了热搜。
3月,一位名叫“超级小桀”的主播在其直播间发起拼多多“砍一刀换手机”活动,在直播间6万名观众的注目下,该活动砍到了小数点后6位,耗时2个多小时未能砍价成功。尽管事后拼多多发表紧急声明,但当事主播与围观群众并不买账,但因拼多多再无后续发声,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拼多多回应六万人砍价不成功”登上新浪微博实时热搜第一名。
“砍‘亿’刀”“员工加班猝死”“五环外”……紧贴在拼多多身上的标签有太多太多,而其中最令人诟病的还是其售卖假冒伪劣产品。
在细说拼多多与照明灯饰电工行业二三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企查查显示,截至4月7日,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运营主体)共有相关开庭公告38368份,裁判文书27606份,法院立案信息23358起。
在27606份裁判文书中涉及“侵害商标权纠纷”12846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3154起,“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2075起……裁判文书加上开庭公告以及立案信息合计约8.93万宗,拼多多可谓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司法诉讼数量新纪录。
▲截至4月7日,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裁决文书案由前十。(数据来源:企查查)
现在该把目光拉回到照明灯饰电工行业了。
对于照明灯饰电工行业来说,“拼多多”并不陌生。2020年底,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表示,在拼多多注册的中山照明灯饰店铺新增超过5000家,其中有多个照明灯饰品牌年销售额过亿元。
时间追溯到2017年6月,彼时拼多多自媒体平台发布《欧普照明官方入驻拼多多开业3天热销3万单》一文点燃照明行业。只是当时的拼多多没有想到,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欧普会成为它在法庭上“对簿公堂”的常客。
▲图源自拼多多搜狐号2017年6月报道。
据企查查显示,截至4月7日,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欧普”)相关开庭公告2019份,欧普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涉及开庭公告255份,占欧普总开庭公告的12.6%。而这255份开庭公告中因“侵害商标权纠纷”225起,占比高达88.2%,最早的一起开庭公告可以追溯到2019年初。
“受伤”的远不不止欧普一个。
截至4月7日,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雷士”)相关开庭公告353份,其中,雷士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涉及开庭公告27份。值得注意的是,这27份开庭公告皆因“侵害商标权纠纷”而起。
公牛呢?情况也不容乐观。
截至4月7日,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公牛”)相关开庭公告200份,公牛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涉及开庭公告14份。其中,因“侵害商标权纠纷”开庭9起;因“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开庭3起;因“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开庭2起。
从以上头部企业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照明电工企业与拼多多的“恩怨”多因“侵害商标权纠纷”而起。
02
照明电工企业为什么要告拼多多?或者说,企业在告拼多多时候,真的只是在告拼多多吗?
这句话乍一看似乎是个病句,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在照明电工企业与拼多多每一份开庭公告中,作为被告的拼多多,身前身后都有一个具有的个体,他们或是某某人,或是某某公司,或是某某店铺……
换言之:企业真正在状告的是在拼多多上侵害其权益的具体商家,同时企业认为,拼多多作为运营平台没有尽到监管责任,应负连带责任,便一同将其告上法庭。
那么,拼多多是什么反应?
即使面临着照明电工企业在法庭上所罗列的“侵害商标权”“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等相关一系列举证,但拼多多在诉讼中则对外宣称:自己对于商家销售假货的行为不具备任何法律责任。
如2021年12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裁判的《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叶某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民事一审案件民事判决书》(以下简称为“判决书”)中,被告寻梦公司辩称:
●寻梦公司仅是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的服务提供商,未实施销售、许诺销售等直接侵害原告知识产权的行为;
●?寻梦公司尽到事先提醒注意义务,不存在主观过错;
●?寻梦公司尽到了事后合理注意义务,已删除、断开被诉侵权商品链接,没有造成原告损害扩大,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照明电工企业告了拼多多,结果呢?
在查阅上百份开庭公告信息后,我们发现在已结案的案件中,开庭审理的案件的结果多以撤诉、拼多多被判不承担责任两种情况为主。
如欧普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200份裁判文书中,欧普照明撤诉案件147起;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判决“不承担责任”12起;
如公牛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21份裁判文书中,公牛撤诉案件18起;
如雷士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份裁判文书中,雷士撤诉案件2起;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判决“不承担责任”1起。
而照明灯饰电工企业与拼多多的纷争,只不过是众品牌与拼多多之间的一个缩影。如在电器家居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因被侵权频频起诉拼多多及其平台商家的知名品牌包括:格力电器、美的电器、海尔电器、小米、华为、创维、TCL、奥普家居等。
令人诧异的是,即使深受拼多多上假冒伪劣困扰的品牌高达数百个,但在法庭上能“告赢”拼多多的却并不多。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仅有特步、华为、TCL、茅台、芭菲等少数品牌曾以纵容售假、侵害商标权等案由,将拼多多及其商家告上法庭并取得胜诉,法院判决拼多多立即停止为侵权商家提供平台销售服务。
03
照明电工企业为什么那么难告赢拼多多?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网络交易平台对于平台上出售的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服务,是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但是有两个前提:一是电商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二是电商平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销售者、服务者售卖假冒伪劣产品,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简言之,企业若发现拼多多上有侵害其权益行为,必须要符合这两种情形之一的,才可以要求拼多多来承担连带责任。
理论如此,那现实中法院又是如何裁判的?我们来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2020)沪0104民初13615号――欧普照明认为上海寻梦公司未提供全部假冒涉案商标产品的销售数据,请求法院判令亦应承担相应责任。法院认为,寻梦公司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其在收到欧普公司相关通知后已及时删除被控侵权商品链接并披露销售方相关信息,故欧普公司诉求,本院不予支持。
?
(2019)沪0104民初16452号――雷士认为寻梦公司为驰驿宁公司被诉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帮助,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法院判决,寻梦公司知悉涉案纠纷后,在合理期限内对被诉商品采取了禁售等必要措施,尽到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合理义务。故雷士公司诉求,本院不予支持。
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一名网友在“知乎”平台上发起求助表示,疫情期间在拼多多上开了一家店铺并上架了欧普照明商品。一位顾客在其店铺里下单了这款欧普商品,随后网友在拼多多上找到此货源给顾客发货(购买店铺详情页标明是其产品为欧普照明授权商品),没想到,那位顾客就是欧普相关人员,商品在其公证下发现为假货。最后,欧普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将该网友给告上法庭,要求赔付18万元。
因该网友没有在“知乎”上更新事情后续,因此我们也无从考究这故事的真实性,但我们可以从中得知两件事:一是即使拼多多上自称为“品牌授权”的店铺,仍有可能是侵权门店;二是欧普对于打假维权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为什么在照明电工行业打假维权“日常化”当下,仍有如此多的人“顶风作案”?有律师曾认为,主要是造假成本太低,企业遇到此类侵权行为基本做法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相关涉事企业停止侵权行为,但诉讼常常需要耗费一定时间,且这些假冒品牌在此期间仍然会正常销售,胜诉也难以做到有效遏制,即便败诉罚款,但前面挣得也够了,一些商家甚至出事后直接跑路了事。
由此不难看出,照明电工企业在维权路上举步维艰。但山寨、假冒产品频频现身市场,给企业蒙上了负面标签,长远下去,只会让品牌受损。所以,企业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不断申诉的动作来维护自身权益。而企业对于假货越重视,也是让消费者的权益越得到保障。只有让打假维权“日常化”,才能防微杜渐,化解危机于无形。
愿不远的将来,我们离假货的消失近一点,更近一点!
?写在最后
2018年,在一片争议声中,被戏称为“五环外”的拼多多(PDD.US)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同一年,拼多多联合创始人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假货是人性问题,假货问题是社会问题,让3岁的拼多多承担是不公平的。而后涌现出大批支持者表示,拼多多虽制假售假,但其也为无数农村人们带来了“品牌”的喜悦。我们应该以穷人的名义原谅拼多多。
然而,那些为拼多多和拼多多售假商家辩解的人没有意识到,那种认为低收入人群就可以用假冒伪劣商品得到自身满足的想法,本身就是对这部分人群的不公平。唯有守法才能走得长远,不要再以“制假售假”所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毕竟所有“制假售假”行为终会碰上司法铁壁。[db:内容]?